为了能让孩子上小学,石家庄的父母需要离个婚

2018-07-07 网络

一对夫妻离婚的理由有很多,

感情破裂、家庭矛盾、是比较常见的原因,

荒唐一点的有,逃避债务、拆迁补偿、买二套房等等,

现在,又多了一个理由,

我的孩子要上学!


01

为了孩子上一个好学校,我们夫妻必须离婚

 

如果去办一个“离婚”手续,就可以获得一次低价买房的机会,你会选择离婚吗?

会,不会,内心还有些犹豫。

再把标的物和条件关系都换了——

“只有夫妻双方离婚,孩子才能跟着一方的户口上市里的重点小学”

这时又该如何选择?


最近,在石家庄,就有很多夫妻面临类似的抉择。

河北石家庄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执行“幼升小”政策时要求:父母和孩子3个人的户口必须在一处才能上片内学校,否则只能接受调剂。


进入7月,石家庄市裕华区婚姻登记处比往常忙碌了不少,因为前来办理离婚的夫妻比往常翻了3倍。该婚姻登记处一名工作人员坦言,有人说是为了孩子上学。

C:\Documents and Settings\Administrator\桌面\1.webp.jpg
 

当地长安区婚姻登记处也比往常忙碌。一位工作人员说,之前每天也就不到10对,这几天多的时候有20多对。离婚的人以30多岁的年轻人居多。一位家长为了孩子能顺利就读长安区某小学,她和户口在外地的丈夫赶紧办了离婚手续。这位家长无奈地说,不少类似情况的家长都是这么做的,自己也只能这么做。离婚后,这位家长还需要给学校提供离婚证明。她说,等孩子顺利入学后,她就和丈夫复婚。


为了孩子在片内入学,一些夫妻二人中有一方户口没在片内的,为此去办了离婚手续,由此出现了户口异地夫妻扎堆离婚的现象。


这种情况并非石家庄一地独有。我们当然可以轻飘飘地说,很多家长是拿婚姻当工具,在钻政策的空子,甚至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示范。也可以提醒他们,哪有什么“假离婚”,办理了离婚手续,无疑是将婚姻推向危险的境地。


可是,以假离婚的方式换取孩子在片区内的学校上学,这种“不择手段”何尝不是一种对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“申诉”?


02

教育资源稀缺引发的伦理博弈

 

“子女与父母双方户口在一处”与“子女户口与父母一方在一处”,就是直接入学与接受调剂之别。如此规定,背后的公共政策伦理是什么?事实上,很难看出这其中有何价值层面的考量,其主要作用只是以家庭状况区分出层级,用以作为入学的依据。


公共政策如果对家庭状况作出细致要求,并以此决定明显的利益划分,那么就是在与家庭伦理博弈,在这件事中看得很明显。很显然,将板子打在父母身上,恐怕有失客观。面对教育资源如此紧张的局面,政策又留下了一丝切口,如此选择不难理解。


石家庄“幼升小”致离婚扎堆并非孤例,近些年假离婚或假结婚并不少见,在拆迁补偿、买二套房、孩子上学等时候都会出现,以至于在舆论场上催生了“中国式假离婚”的说法。尽管户籍改革和人的自由是改革的整体语境,但把户籍和婚姻状况等拈出,在公共资源紧张时作为限制性依据,在很多时候构成了政策制定的路径依赖。这客观上就形成了对赌,究竟是选择利益还是坚持伦理,被抛诸众多群体面前,构成他们的现实张力与艰难选择。


或许教育主管部门有不得已的苦衷,片区内孩子太多,容纳数量有限,不得不采取这样‘极端’的措施。这种苦衷,确实也客观存在。但在政策制定时,往往会决定“苦衷”向哪个群体转嫁,这可以是公共资源难以分配的苦衷,也可以是夫妻离异的苦衷。原则上说,公共政策伦理应当与家庭伦理呈现同向的价值导向,前者理当呵护并巩固后者。


归根结底,出现假离婚景观的肇因依然是公共资源供给不足。优质教育资源稀缺,即使符合“片内招生政策”,一些热门学校还是出现了连夜排队报名的现象。

C:\Documents and Settings\Administrator\桌面\2.webp.jpg
 

凌晨3点多,维明大街附近的一所小学,家长排队报名


政策制定者必须重视政策的广泛影响,一些怪现象,恰恰是政策“引导”出来的。个体情况总是千差万别,一一都纳入考量,为政策层层加码,目的是增加政策的严密性,却总会留下缝隙,可供个体辗转腾挪。而当缝隙越逼仄,腾挪的次数越频繁,也必然加剧震荡社会的价值根基。因此,必须放弃“头疼医头脚疼医脚”思维,始终把公平作为贯穿一切政策制定的价值尺度,寻找根本的解决之道。


古语云:仓廪实而知礼节。当代从某种程度上说,也可谓是“公共资源实而知礼节”,公共资源是否充足,政策如何导向,同样能决定公民的诚实品质与社会的道德水准。具体到石家庄的个案来说,必然是增加教育资源供给,才能实质上解决问题,才不至于构成对正常家庭关系的挑战。